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一年半前,在学校一次以“爱惜粮食”为主题的队课公开课中出现的一幕,让我记忆犹新。说来也让人大跌眼镜,四年级的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稻谷,充分暴露出了不懂“农”的情况。
都说城里的孩子不解“农”滋味,而现今,就连大多数农村孩子也对常见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稀里糊涂,既缺少乡村社会实践,也没积累乡村生活经验,“只读教科书而不读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农作物知识的空白,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乡村文化传承链上的“缺位”。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却陷入了邯郸学步的境地,得不偿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其一是学校教育偏重学业成绩,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其二则是家庭教育的偏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更多倾向于读好书就行,甚至溺爱孩子,几乎不让孩子参加与“农”相关活动,很多孩子跟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作文中甚至抄袭他人的大自然情境;其三,受农村传统思想束缚,师长们总是给孩子灌输,要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工作才算有出息……种种原因,导致了现在农村孩子不懂“农”的现象。
改变这一现象,其实并不难。我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开设了以“农”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牵牛耕田、采茶榨油,油菜花地里写生,土作坊里体验“蔗糖工艺”,是名副其实的“快乐农场”。教师们带着孩子开始真正了解“农”,学习当地的农耕文化。
传承乡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家乡,学校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组织孩子们参观村农耕博物馆,体验农耕文化;到农场进行定期的生活体验;建立“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把播种、采摘等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春秋游中,还可为家庭亲子互动开创新模式,一举两得。
农作物知识的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对乡土文化一无所知,更何谈传承?每一所乡村学校都应该给孩子们补上“农”这一课。(作者系浙江省常山县芳村小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2月28日第3版版名:校长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