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模式
即“五步四级三对接”。“五步”是指对送培活动分五步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需求调研发现问题、示范诊断确定主题、校本研修磨出好课、推出优秀展示成果、反馈跟踪指导提升。“四级”是指省、县、乡镇中心、联村完小及教学点四个层级,采取任务驱动方式进行送培:省级对县级进行指导性送培,县级对乡镇进行示范性送培,乡镇中心学校对联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研讨性送培,联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互助性送培。“三对接”是指每一次送培活动中,县教师发展中心、县送培团队、乡镇承训送培单位三者之间,工作无缝对接。
“以前教师们觉得培训是负担,都找借口不参加,现在则视培训为最好的福利。送培团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们的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增强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学成果丰富了。‘国培’和‘543’培训模式,让我们从故步自封到豁然开朗,从单打独斗到有一支相互学习、彼此扶持的队伍。”湖北省沙洋县纪山小学副校长张蕾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首批33个“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其中,湖北沙洋县“543”送教下乡培训模式就是12个“模式创新”案例之一。
送什么——
深入调研,把握教师需求
之所以过去有教师觉得培训是负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培训内容不接地气,基层教师觉得不实用。
因此,落实送教下乡的“五步”,第一步“需求调研发现问题”至关重要。“‘543’模式有一个强大的内核,那就是问题意识。问题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有一个意见征求、论证和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与实际需求挂钩。作为送教下乡的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在问题中成长。”沙洋县烟垢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刘云锋说。
乡村学校师资状况如何?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他们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为了提高送教下乡的针对性、实效性,沙洋县列了一个“精准送培需求调研要素分析清单”,包括了乡村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困惑,送培区域教学及校本研修的情况,送培学科、学段分析,所用教材版本分析等共12项内容。这个调研,采用定向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利用微信和QQ征集意见等多种方式完成。
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确定了送教下乡的培训方案——以县级培训团队为主、整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荆楚理工学院、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等机构资源,每学期开展4—5门学科的送教下乡活动,同一学科送培4次、每门学科研训不少于20天。他们还研制了送教下乡培训流程图,依照流程图,安排需求调研、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训后指导等环节,由教研员领衔送培团队,针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送培主题。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提出‘五有’送教下乡培训新理念,即做有通盘设计的送培,做有问题追踪的送培,做有技术介入的送培,做有机制保障的送培,做有资源整合的送培。”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副主任刘立说。
怎么送——
四个层级三方团队对接
在沙洋县教研员龚金喜看来,沙洋县的国培工作突出体现在一个“合”字——首先是研训合一,以教研力促进培训力的提升;其次是项目整合,国培计划的送教下乡、置换研修、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乡村校园长培训这5类国培项目相依相生,共同推进。
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门负责人唐东武介绍,沙洋结合当地情况,探索了三种研训路径:县级层面,利用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等网络平台,进行规定动作的学习,开展研课磨课,加强教师与专家团队间的互动交流;区域层面,开展协作体研修,把全县中小学分为9个教研协作体,定期开展教学竞赛和观摩活动;学校层面,明确规定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强化过程管理,落实研修评价和奖惩。教研部门每学期对所有中小学进行指导督办检查,很多学校形成了“在研修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修”的新常态。
沙洋县把培训团队分为省、县、乡镇中心、联村完小及教学点四个层级,省级对县级进行指导性送培,县级对乡镇进行示范性送培,乡镇中心校对联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研讨性送培,联村完小和教学点进行互助性送培。2015年至2017年,沙洋县配合省讲学团完成了4次8门学科的省级送培;县级送培团队深入全县9个片区协作体13个乡镇的89所中心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学科全覆盖调研送培,教师4500余人次参训受益;镇级中心中小学、联村完小骨干教师或独立或邀请县级团队合作送培到教学点39次。培训中,参训教师撰写研修日志4000余篇,办培训简报24期,收集资料157册,逐步生成了有沙洋特色的培训资源库。“四级”送培实现了学科全覆盖,乡镇学校全覆盖。
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上,沙洋县分片实施“三对接”多样送培。全县分学科建立送教下乡区域协作体。送培前,县教师发展中心、区域协作体、乡镇承训单位三方之间要进行工作方案对接,包括需求调研、送培主题、培训目标、送培时间、送培方式、研课日程、展课安排、专家讲座、议课分组、食宿安排、安全管理等15项内容,之后根据学员需求,开展专题讲座、教学示范、同课异构、交流互动、现场指导、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多样培训,形成线上和线下互补、纵向和横向互动、区域内和区域外结合的“六位一体”片区送教下乡培训体系。
变了啥——
不同群体都成为受益者
刘增磊,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的培训师,为了沙洋县的“国培”项目,这个北方小伙在寒冷潮湿的湖北度过了一个冬天。他刚到沙洋的时候,很多教师连电脑都不会用,如今,网络研修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录制微课、网上晒课是家常便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产生质的飞跃。
沙洋县五里初中的易艳丽是一名语文教师。去年5月,初中语文送培活动在该校进行,她上展示课《观舞记》。因为这节课,她被“折磨”了半个月,备课教案六易其稿,展示课五上五评,她掉过眼泪,差点放弃。经过反复打磨以及与省级名师同课异构,最终,在当年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易艳丽的课在近百节推送课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为数很少的“部优”课之一。“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不知不觉中我的专业意识逐渐增强,也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句话,我是‘543’模式最大的受益者。”易艳丽说。
送教下乡面向农村,紧贴课堂,是实实在在的场景培训,教师获得感强,觉得解渴、实用。每次送培都有工作记录和满意度调查,包括课程安排、专家讲座、作业布置、组织管理、实施效果等,这些原始材料完好地保存在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放一起足有一人高。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三年间发放问卷4500份,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送教下乡的满意度达98.6%。
送教下乡催生了一批以沙洋县实验小学为代表的校本研修特色学校,成就了一批独当一面的研修主持人,培养了一批扎根乡村一线的优质教师,研磨出一批走出沙洋、在全国产生示范引领效应的优质课例。沙洋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团队成员多次应邀赴全国各地,介绍“543”送教下乡培训模式的实践经验。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根本也是难点所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来,沙洋县小学毕业合格率均达100%,高分率逐年提升;初中教学质量持续走高,及格率、高分率均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综合评估位居荆门市各县市区第一名。
“用八个字来概括沙洋县‘543’培训模式的特点,那就是‘站高谋远,借力发力’。借助国培计划的优质资源,我们优化了组织管理机构,培育了教师培训团队,开发了本土培训课程,建立了一套教师培训机制,实现了强师强教的工作目标。”沙洋县教育局分管负责人赵国圣说。
“‘543’模式最大的价值,就是探索出了一套以县为主的、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这对于发展农村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沙洋县被评为‘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的重要原因。”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原院长刘本武教授说。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2日第10版版名:课程周刊·研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