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事业的巅峰,怀着对故土的深情和乡村教育的理想,他毅然回归家乡小镇。他手捧全国赛课大奖,是一位有着鲜明阅读教学主张的语文老师,停用习题与试卷,让学生自由阅读,他曾说:“100本书比100分更重要”。他倡议设立“曹文轩文学奖”“读书最美基金”,筹资六万元建成第一个“乡村绘本馆”。
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乡村儿童阅读“点灯人”、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教师赵冬俊。
采集火种:用亲自阅读定义经典
2009年,赵冬俊从城区学校,毅然重返张郭中心校——当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
“早在2005年,《青铜葵花》就被我列为学生必读之书。没想到,一本好书从城里走到乡村,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再问问其他老师,竟不知曹文轩还有本更著名的小说《草房子》。”赵冬俊敏锐地发现乡村儿童阅读的现状,是这般的萧条与岑寂。
赵冬俊说:“阅读,是人的天性。只要不用坏书败坏孩子的阅读胃口,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当学生手捧一本又一本的好书,他们阅读的热情必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批好书,都需要一张适宜的书单。”于是,用大部分的精力去搜寻第一流的好书,为孩子开列书单,成为赵冬俊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起点。
一个置身于偏僻乡村的教师,要坚持做一件事——淘书,总让人联想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上天盗取火种的传说——赵冬俊攀书山、涉书海,大量购买并阅读各国童话、绘本、漫画、小说……每读完一本(篇),他都细致地在篇尾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标明“优秀”“良好”“及格”字样。
“因为,列进书单的‘经典’必须用近乎苛刻的‘亲自阅读’来定义。有时,厚厚的一册童话中,只能选出一两篇经典。”赵冬俊认真地说,“孩子的心灵纯洁如水,他们读过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星星点灯:100本书比100分更重要
“我不奢望每个学生都考100分,只要求每个孩子在入学的最初两年里读完100本好书,一步步走进经典。”赵冬俊说。
即便任教一年级,赵冬俊同样坚定不移地推行“100本书”的计划。为了让乡村家长们欣然接受价格昂贵的绘本,他毫无保留地将儿子阅读的近百本绘本带到学校,分批给学生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读,然后再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推广。
他还常给家长写信,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我们的童年,没有绘本阅读,这给我们留下遗憾。这种遗憾直接导致了我们对绘本的偏见:总觉得就那么几页画,就那么几个字,简直是浪费。我们总是希望,在孩子童年的记忆里能够塞进很多我们觉得重要的知识,于是,硬邦邦地,满了孩子的脑子,坏了孩子的胃口,伤了孩子的童年。”
2011年9月,赵冬俊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停用了一切习题与试卷。每天腾出40分钟,让学生自由阅读。周围的老师不解,但赵冬俊却意味深长地说:“有一种浪费,叫节约。我节约的是孩子千金难买的童年。”
因为阅读,孩子想象的翅膀得以翕张。班上近一半学生公开发表过自己的童言、童诗,班级小报《童语录》每月一期,记录“绘本共读”的足迹,已近30万字。
星火燎原:让“读书最美”深入人心
为了能让阅读影响更多人,赵冬俊走出了课堂、走进了更广阔的舞台。
2013年9月,赵冬俊倡议学校设立“曹文轩文学奖”,每年评选一次,以奖励那些在阅读、写作上具有“卓越成就”的孩子。曹文轩来兴化讲学,看到孩子们的阅读批注,着实吓了一跳。他欣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一路风景”。
2014年5月,赵冬俊致信张郭镇党委,建议政府在学生中间设立“读书最美”奖励基金,用以鼓励和奖励热爱读书的学生。9月,张郭镇政府出台《张郭镇政府“读书最美”奖励基金实施办法》。至今,“读书最美”奖励基金评选五届。每届均有200名左右学生获得此项奖励。一时间,孩子之间读书之风盛行,“读书最美”成了小镇的热门话题。
为让图书馆拥有更多好书,赵冬俊先后捐赠一万多元图书。2015年7月,赵冬俊又向朋友发出捐赠倡议,筹资五万元,建成公益“爱心树”绘本馆。无论是绘本的选择还是桌椅的添置,无论是窗帘的安装还是室内的装潢,赵冬俊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和他工作室的老师们,牺牲了几个休息日,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里打造出市内最漂亮的绘本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书香永存,惠泽后学。张郭的孩子们,正幸福地坐在“爱心树”下,不仅嗅到书香,更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25日第6版版名:基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