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对策篇①
“我们俩是家里的男子汉,我不在,希望你可以像大人一样保护妈妈,我知道我的儿子肯定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妈妈说你长高了,但是也更皮了。呵呵,爸爸希望你可以听妈妈的话……”
这是一位父亲给孩子的家书。这类家书是最让我们感动和心酸的。父母总是在叮嘱幼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弟妹妹、爷爷奶奶。留守幼儿不仅从小就要学会照顾自己,还要承担起照顾他人的责任。
2015年以来,在“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甘肃子项目进行过程中,汇丰亲情家书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亲情家书是亲子之间感情寄托的最好摇篮。
家书传递的情最真、最深、最久
家书是亲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亲子之间传递爱意的重要载体。相比电子信息社会令人眼花缭乱的沟通方式,家书显得有点“落伍”。但是家书具有以下三个其他电子媒介无法代替的特点:
家书的情是最真的。家书的书写不仅仅是写满一页页纸那么简单,它需要书写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不断揣摩措辞,不断构思,尽量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家书的情是最深的。家书以“家”字开头。当我们念到它的时候,心底总是会涌动起一阵暖意。家书的背后是孩子和父母比海深的情,比天高的爱。
家书的情是最久的。电子媒介最大的特点是迅捷便利。但是这种快餐文化剥夺了人们细细品味脉脉的情感流动的机会。家书因其物理性质能够帮助留守幼儿留存一份珍贵的礼物。
家书有助于提升留守幼儿情感表达能力
许多留守幼儿时常处于情绪低落和消极状态中,其原因除了是父母陪伴缺位外,更主要的是他们不会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长久负面情绪的淤积导致了幼儿心理阴影的生成。家书为父母和幼儿之间提供了新的沟通方式。
家书具有“柔”的特点,也体现在书写家书时人们柔软的心境上。家书不仅仅是一行行字、一幅幅画,也是家长或幼儿的情感在纸笔之间的交融。通过家书,幼儿与家长的骨肉之情被紧紧攥在了一起。因此,在幼儿准备家书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是最真挚的、最饱满的。当一个人氤氲在温暖的情感中,他的身心得到舒展。家书为留守幼儿提供了表达情感的机会,提升了传递爱的能力。
教师应重视对家书内涵的理解
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或是项目园的每一位教师,都被书信中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这对于减少留守幼儿的孤独感、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来说,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我们发现,从亲情家书的内容来说,家长鼓励幼儿积极面对生活,传递对幼儿思念之情的家书占大多数,但仍有部分家书的重点在于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这不但偏离了传递亲情家书的初衷,而且说明很多家长并不十分了解书写和传递家书的目的。
为此,我们建议教师重视对家书内涵的理解,帮助父母表达对幼儿的爱,引导幼儿以开放、开朗的心态面对父母的缺位。首先,教师可以建议父母在书写家书时,多描述一下曾经在一起的生活片段。帮助留守幼儿回忆曾经体验过的温暖,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对未来充满向往,同时也能时刻铭记有关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其次,教师组织幼儿给家长回信时,不仅可以采用画画的形式,还可以邮寄幼儿的书画作品,帮助幼儿在作品的后面附上关于它的故事。再其次,教师在收集亲情往返书信时,应该为每一个留守幼儿建立档案,为他们留下心底最美的回忆。
留守幼儿常年与父母分离,容易导致幼儿模糊对父母的印象,也容易导致幼儿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严重的还易造成幼儿对父母的怨恨。亲情家书的传递打通了父母和幼儿沟通交流的渠道,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王冬兰 刘学金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廖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