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5月31日电(记者蔡敏)10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李浩过去一直是外婆管不住,老师的话不听,课余时间喜欢钻网吧。自从校少年宫和市气象台合作成立气象社团后,他迷上了天气观测。
李浩告诉记者,自己不仅认识了很多气象仪器,学会了如何采集气象数据,而且还能“看云识天气”。他还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气象台,大胆模拟起气象视频预报。如今这个社团的很多孩子志愿担当起班级气象预测员,提醒同学们穿衣带伞。
李浩就读的合肥市庐阳区五一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70%的孩子由亲戚照看,父母长年进城打工。
校长方业菊说,城里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而由于经济、交通等条件限制,农村孩子过去基本上没机会参加培训班、兴趣班。课余时间、节假日,孩子们要么“无所事事”地散漫游逛,迷恋上网游、台球、上网聊天;要么常被寂寞笼罩,心灵渐趋封闭,不愿与人交往。
方业菊说:“如何满足农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促进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成了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探索中,合肥市庐阳区率先划拨专门经费,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工程,对农村中小学校现有校舍、教室进行整合,辟出专门场地并配备设施,建立起公益性课外教育阵地。三年来,全区已实现“一镇一宫”,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庐阳区每年还为每所学校补贴十万元用于少年宫运转。
教师全员参与、外聘校外辅导员、城乡学校结对子,庐阳区农村小学纷纷想尽办法解决少年宫师资不足的问题。位于三十岗乡的古城小学已有民间艺人、先进模范人物、大学生志愿者等近百名来自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定期为孩子们讲课辅导。
这所学校尝试打破原有年级,让孩子们根据爱好,自愿组班。每周四下午和节假日时间这些农村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走进学校少年宫上兴趣班。国学诵读、泥塑、书法、美术、摄影、航模等十多门课全部免费开课。
如果没有加入葫芦丝社团,古城小学留守女童庞欣悦可能还是那个少言怕生、难有归属感的小姑娘。然而,在全区迎六一大会演中,全心投入吹奏的小欣悦浑身上下透着那么自信与欢快。
在学校少年宫学习葫芦丝两年,考过三级水平的小欣悦告诉记者,加入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有了乐器相伴,等待父母的日子不再那么孤单和漫长。“我们现在的课余生活和城里孩子没什么两样,我要好好学几首曲子,等爸爸妈妈回来吹给他们听。”小欣悦带着美好的愿望。
“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孩子们增进知识的学园、心灵成长的乐园和心灵归属的家园。社会各界都应该贡献力量,帮助这些少年宫克服师资短缺、场地有限、经费紧张等困难,让其惠及更多农村孩子。”社会学家王开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