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是全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和将军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自国家启动实施“全面改薄”以来,我县先行一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为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摸家底建台账,掌握实情
一是深入学校摸家底。根据省统一部署,我县在第一时间组织200余人组成30个调研组,深入全县435所义务教育学校,对照基本办学标准进行逐项摸排,把每一所学校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师资等方面现有和缺少的数据进行逐一登记,并拍摄好学校现状图片,做到家底清,任务明。
二是分门别类建台账。根据调查摸底掌握的情况,图文并茂建立台账、汇编成册,全面、真实、直观地反映各校现状。台账以校为单位,每校含一份办学条件摸底表、学校全貌图、主体楼照片等,再按类别分为全县总卷、乡镇卷、农村初中卷、县直学校卷、农村中心小学卷、农村完小卷、农村村小卷、农村教学点卷等八个类别台账,并在每个学校醒目位置公示。同时,安排专人对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台账内容。
三是立足县情编规划。根据台账,做好项目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规划编制将突出三个重点:村级小学(含教学点)保障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缺什么补什么,保证必需;乡镇中心小学、初中及村完小建设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重点解决寄宿条件不足问题;县直学校实行扩容改造办法,重点解决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二、重监管建机制,提高效率
一是成立机构重管理。我县专门成立“全面改薄”管理办公室,单列编制人员。同时实行办公室人员分项目及包乡校的双线督查的管理制度,把“全面改薄”的各项前期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
二是加强监管促规范。我县根据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工程项目的经验,提前拟定“全面改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全面改薄”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得以规范进行。如,我们将按照以往的做法,将“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资金均纳入县财政国库专户管理,采用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户,依据工程施工合同和进度,分期、分批支付工程款,建立资金备查账,全面跟踪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各项工作“阳光操作”。
三、广筹资强保障,高位推动
一是政府重视强保障。“全面改薄”工作启动后,我县第一时间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土、建设等11个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形成了政府统筹的组织保障机制。同时,我县还建立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督查机制,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县政府对工作部门的目标考核和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把“全面改薄”作为我县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
二是多措并举筹资金。按照“县级投入为主,努力争取中央和省级奖补支持”的指导思想,我县明确“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筹措渠道:统筹整合“争”项目,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县级财政“挤”资金,县政府提出“宁可其他方面放缓一点,也要优先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改薄项目建设上”,做到改薄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吸引社会“捐”资金,向社会广泛募集助学资金;部门支持“出”政策,对工程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全面改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更务实的举措、更精细的管理,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让老区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