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是江苏省中部里运河与下河的合称。里下河地区主要包括东台、高邮、江都、宝应、泰州等城市,其间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我们学校始创于1913年,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卤汀河西岸,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百年老校。
近年来,我们重新发掘、梳理了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而研发了以里下河港口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校本课程《里下河乡土语文》。该课程分识字教学类、综合实践类、文化名人系列三个部分。我们将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感知里下河港口“鱼米之乡”丰饶的物产和特有的文化韵味;观赏水乡风光,寻访港口八段景,体验生活与语文的联系,在诗词的诵读、品味与鉴赏中感悟港口文化丰富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走近港口名人,拜访家乡名人,品读名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在历史与现实的品评中勤学励志、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课程实施上,每周安排2课时在“灵动周三”或“多彩周五”集中进行。具体又分三部分:低年级以“港口竹枝词”为载体进行识字诵读,构建岁月类、景色类、庙宇类等在生活中集中识字系列,共8个主题16课,每一课大致分为“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或“画一画”“搜一搜”“做一做”“查一查”几个板块。中高年级借助“港口八段景——鸡鸣唤渡、东溪玩月、芦汀渔火、沙溪夕照、十里荷香、千家菜圃、藜阁书生、古寺春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理解传承港口文化,在“听、说、读、想、写、唱、舞、画”中领悟创新港口文化。共8个主题13课,每一课大致按“导语”“景观简介”和“小资料”或“注释”“名人简介”几个板块设置。高年级通过举办港口文化大讲堂,邀请校内外名师、各类知名人士以及优秀校友举办“港口文化讲堂”,对学生进行培德、启智、融情、立志教育,进一步渗透港口文化精神。
课程实践中,我们将《里下河乡土语文》系列课程的语文实践与绘画创作、技能展示相结合,实行跨学科的教育教学统整,学生用剪纸、贴画、手工制作等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社会实践成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校本特色”,包括折纸、树叶贴画、纸贴画、布贴画、水果雕刻、儿童画6个系列。并与劳技、诵读教学进行整合,确定年段目标,形成了多维交互的教学流程。在港口文化名人凌文渊、陈炳昌、释松年等文化名人以及张宏、董健等知名校友的成长故事的阅读与讲述中,让学生根据实践内容分组活动,统筹分工合作: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别采用收集数据、图片,访谈家乡名人、长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DV、多媒体课件、手抄报、演讲稿、诗词、漫画或绘画作品等,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或和同伴合作学习的成果;针对展示资料谈感想、说收获,或写成调查报告。
依托校本课程,丰富德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港口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开展“传承港口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定下具体目标:低年级以“我和好习惯交朋友”为主题;中年级以“诚信与我结伴行”为主题;高年级学生全面参与“爱校、爱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期末,每班开展以“我的幸福体验——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以往相关活动中的得与失,从而为今后完善、改进做准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港口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