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坑乡中心小学是浙江开化县一所“有点特殊”的乡村学校。学校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与城市学校相差无几,但生源构成却又和其他乡村学校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全校5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多达380人,占学生总数的75%,且多数孩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如何让这些留守的孩子们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能获得优质教育,感受到成功的希望,成为校长郑承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亲情教育“暖人心”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亲情缺失、学业缺教、行为缺管、安全缺保等状况,导致在身心健康、个性养成、行为习惯等方面问题种种。”郑承勉原是城区名校的副校长,来到音坑乡中心小学后,他发现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于是,他决定在学校大力开展亲情教育,用学校的教育行为弥补孩子们在亲情上的缺失。
在郑承勉的协调下,浙江省首家“留守儿童俱乐部”在音坑乡中心小学落成。学校因地制宜,利用村办公楼、大会堂、闲置校舍等场地,建立俱乐部活动场所,添置图书、体育器材等必要活动器具,让孩子们在舒适、温馨、安全的环境下活动。
在俱乐部里,学校实行动态监控,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留守儿童父母的打工情况、收入情况、探亲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看护、管教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一人一档,并及时更新掌握的内容。“在俱乐部里,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觉察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郑承勉说。
为了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学校在每月一封亲情家书的基础上,开设了儿童之家电话沟通室和视频沟通室,内设6部免费电话,配置2台电脑。留守儿童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设备,随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缩短亲情的距离。
在郑承勉的倡导下,学校还建立了“代理妈妈爸爸工作室”。每位代理妈妈爸爸与三名孩子结对,在生活上帮助这些孩子,在学习上耐心为他们解惑。每到双休日、节假日,代理妈妈、爸爸们便和结对的留守儿童一起组织活动,还为孩子们举办集体生日会,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田园课程“接地气”
郑承勉知道,留守儿童对从小玩到大的“田园”有着深深的依恋,那能否把“田园”的魅力带到课程中呢?
基于这些思考,郑承勉主持开发了“田园课程”,从人文、自然、社会和自我四个方面展开:从文化的视角去观照存在于田园中的区域文化资源,从自然的视角去揭示田园中的自然科学课程,从社会学的视角去观照农村的社会结构,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儿童在田园经验中与自我的深层对话。目前,音坑乡中心小学已经形成了四大课程模块,即田园人文课程、田园科学课程、田园社会课程与田园自我课程。
学校利用校内空地资源和附近的田园,聘请农业专家为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完整的自然田园课程。其中,体育课程有青蛙跳、“开飞机”、走平衡木等,科学课程有摸田螺、捉田鼠、抓泥鳅等。学校还会让学生试着养殖并记录动物的生长过程,这样,孩子们可以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是郑承勉规定的学生“兴趣选修”时间,也是田园课程的绽放时刻。兴趣课教学采用“长短课”模式,短课20分钟,长课60分钟。兴趣课教师多为跨学科教学,如语文教师开设“巧织社”、数学老师开设“巧手烘焙”、科学老师开设“地方植物保护”等。其中将剪纸与课堂相结合的“剪纸+”系列活动,与课程相结合,与艺术鉴赏相结合,让师生在剪纸中传承技艺、提升素养,使剪纸既能够普及又满足个性,既提升质量又发展兴趣,又吸引了众多爱好美术的学生,成为了学校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也是学校甚至全县最具特色的学生社团。
人本管理“提心气”
“农村学生想要获得成功不易,同样,这里的老师也长期缺乏成就感和事业心。要想把学校办好,得把教师们的心气提起来。”郑承勉说。
在郑承勉的主持下,学校出台了《音坑乡中心小学目标管理方案》《音坑乡中心小学岗位竞聘制度》,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设置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并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进行了量化。每学期初,学校根据方案要求与各部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学期结束后,学校教代会依照《目标管理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职、评优及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这项制度把校内所有人员的工作量化在同一个考核基点上,避免了以往考核各行其是引起的矛盾,真正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愿干事”的良性氛围。
“在刚性考核的同时,我们也千方百计满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增强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学校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郑承勉优先解决住校教师和外地教师的生活难题,启动了教师浴室工程,并开设双休日食堂,方便他们的生活。学校还举办青年教师沙龙,让年轻教师思维碰撞,相互交流;建立了教师书吧,让教师闲暇时间遨游书海。学校的各种活动,制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教师职业获得感由此提升。(本报记者 蒋亦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