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小规模学校,它们大多地理位置偏远,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生源减少、师资短缺、硬件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激发这些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其办学质量,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笔者所在的甘肃省西和县何坝镇强郑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强郑中心小学”)就是位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一所典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学校距离县城12公里,多年来因交通、硬件等问题,导致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生源流失,办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笔者自2013年8月调任强郑中心小学校长以来,基于现实处境,结合学校“小而易动、小而易改”的特点进行一系列改革,努力建设“小而美”的新型乡村学校,取得了阶段性的办学成果。
一、突出价值引领,以“强”文化建设提振师生精气神
当前,“小而弱”几乎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代名词。以强郑中心小学为例,六年前笔者刚到这所学校时,对学校总的印象就是“三土”,即“一个土院子、一帮土教师、一群土孩子”。当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文化环境非常落后,2000平方米左右的院子里除了教学楼和走廊,其它地方都是泥质的,唯一的文化标识是教学楼上贴满的标语和广告。学校只有10位教师,其中4位是社请(注:是指早期由公社请的民办教师,他们后来通过学历晋升和专项考试大多转为正式教师,但较之科班出身的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方面整体较弱)转正的老教师,另外6位基本是当地的孩子在外求学毕业后又返乡工作的,教师们无论是在个人形象还是教育观念和方法上都与职业要求相距甚远。全校学生总数还没有我之前所在中学里一个年级的学生多,而且6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生活习惯较差,经常蓬头垢面,鞋子上也常沾满泥巴,唯一打动人心的就是他们朴实天真充满求知欲的眼神。
基于现状,如何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就成为我上任后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先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通过价值引领改变师生的观念。由于我校服务半径内分别是强沟村和郑沟村,师生中姓氏也以“强”姓为主,再结合学校的发展现实,我就以地名和姓氏为出发点进行深度挖掘,同时通过文化溯源,以《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理论依据,确定将“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意图以此引领师生打破学校“小而弱”的发展困境,建设一所“生强师强”的“小而强”“小而美”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面向全校师生,经过“学生→学习小组→班级→校级”的层层讨论,整合提炼出“自强、合作、交流、梦想”的校训;通过对“强郑”两字首写字母“QZ”的艺术化处理,设计出学校的校徽图案——太阳和飞鸟,寓意师生大鹏展翅,向上而飞。同时,学校还以浮雕形式设计制作了刻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字样的校园文化墙,并刻意将“强”字放大,以凸显其在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
为了让“强”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还要求各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共创班级“强”文化。经过两个月的集思广益与反复修改,最后各班级都确定了具有“强”文化特色的班级口号、上下课口号和小组名等。如三年级的口号是“力争上游,奋发图强”;五年级分别以智强组、力强组、艺强组、书强组、德强组为班内的五个学习小组命名;六年级学生则从经典出发,布置出包含“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志不强者智不达”内容的班级文化墙。此后,在校园的每一天、每节课中,孩子们都会提到这些口号和名字,“强”文化的种子也悄悄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二、推动科学管理,“管培结合”激励教师想干事、能干事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乏力,除受硬件设施影响外,很大程度上缘于教师队伍的薄弱。笔者刚来到强郑中心小学时,感觉教师思想行为散漫的问题十分突出:他们一方面在思想意识上普遍缺乏职业认同,并伴随极度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在行为上常常是出工不出力,甚至没有人愿意担任中层干部。通过查找原因笔者得知,长期以来学校没有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此,我既痛心于教师们由于长期管理松懈导致的得过且过,又忧虑他们因甘于现状而造成的落后现象。长此以往,影响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专业发展,更是孩子的未来。于是,我决定从改变评价方式和加强培训学习入手,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素质。
其一,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教师想干事的愿望。学校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在教师激励考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建立“事事都要评,事事人人评”的管理方式,激发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最终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如学校将原来的由校长评价教师改为教师互评,只要校内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进行评价,即使给一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也要让所有教师担任评委,大家依据评分表进行评价。同时学校各种奖励措施也和教师荣誉挂钩,如将校级荣誉证书作为教师申报县、市级荣誉的参考依据;将对教师的月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生活补助、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挂钩。一系列的评价改革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开始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项事务当中,职业倦怠问题也逐步得到缓解。
其二,拓展培养通道,增强教师能干事的本领。学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县内名师到学校送教示范,聘请高校专家通过网络和现场指导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和相关教育媒体、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合作,送教师外出参与赛课、观摩等活动,借此帮助教师拓宽教育视野,寻找自身差距。此外,学校还积极和高校专家联合进行国家、省级重要课题的申报研究,在校内建立专业学习小组,将教师卷入课题研究当中,以此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半数以上的教师都在全镇教师培训会上进行过示范教学,并在全国赛课活动中获奖。
三、尊重校本实际,师生“共创共学”突破艺体教学困境
当前,教师短缺和艺体等学科无专任教师几乎是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以我校为例,校内现有教师12人,存在数学教师多、语文教师少、无体育和美术专业教师的状况。加之女性青年教师居多,二胎政策放开后,每学期都会有1~2名教师休产假,使师资短缺的状况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积极探索出师生“共创共学”的艺体教育新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艺体教育落实难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一,结合教师兴趣,研发课程内容。在艺体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将教师兴趣特长和校本课程以及地方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出书法、绘画、棋类、音乐等八门艺体校本课程以及乞巧文化地方课程;同时还将呼啦圈操、滚铁环、打陀螺、跳皮筋等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程,开设相应的体育选修课项目,并依据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由于学校的艺体课程主要由主科教师兼任,因此在增设校本课程后,如何将教师的兴趣转化为特长,使之向全能型发展,就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自学,并撰写教学计划、教学总结,表演类课程还必须通过视频素材学习准备好展演节目。为保证课程开设质量,学校还通过参与教育部“国培计划”、邀请专家进校指导、组织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教师开展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
其二,统筹课时安排,推动课程实施。我校的艺术课程由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自主选学,每周三下午教师利用两节实践课时间集中授课。由于没有足够的功能教室,学校便将教室改成文化基础课和兴趣课复合使用的教室,让学生走班学习。在体育教学方面,针对已往由于运动场地小、无专业体育教师引起的体育课开课率低和上课秩序混乱等问题,学校采取统一时间集中授课的方式,搭建“体育大课堂”教学平台,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1~2课时,由体育老师进行专项训练,并由课程项目开设好的班级进行示范引领。学校还鼓励学生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安排自主训练,以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教学要求。
其三,强化评价展示,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检验体育教学成果,学校会在每周二下午集中两课时在全校进行配乐展演,内容包括集合讲解技巧安全、8分钟配乐环形跑、逐班级配乐展演、单项目学生互评、集中点评、主持人观察评价六个环节。在观察评价环节,笔者作为主持人,要综合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在体育动作中的娴熟度、创新性、与配乐的吻合度等情况评选出两个最佳展演节目;同时邀请个别动作规范或具有创新性的学生给全项目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2018年“六一”期间,学校举办了首届“体育大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会,邀请全校教师担任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进行表彰,同时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学校还成功举办了两届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有效扩大了办学影响力,也赢得了外界对学校的支持。
四、以“生本”理念拓宽育人空间,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留守儿童多是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生源上面临的共同特点。我校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有3%的学生是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又长年在外务工,因此孩子们多是隔辈抚养,生活习惯较差,同父母的沟通与得到的关爱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在他们的内心播下温暖的种子,也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结合农村孩子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学校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比成绩,应更多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意志力、团结意识、合作精神等情商方面的培养。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受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很多农村孩子越到高年级越不愿意说话和发表观点,因此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笔者来到强郑中心小学后,便将改变学校课堂教学生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依托在前一所学校亲身参与课改的经验,我带领学校教师从实际出发,改变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生态;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改革,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助帮扶;改变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提高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慢慢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我们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为此学校非常强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真生活”的主题活动,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体验,来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如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入校上课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学校提出的内容要求进行宣誓,借此强化学生自律、自强的信念和责任感;上下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衔接语中贯串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文明。此外,为了改变学生已往生活习惯较为散漫的问题,学校还提出了“速度、秩序、效率”的行为习惯要求,要求学生在集会、演练等场合中,做到讲求速度、保持秩序、提升效率,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习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