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前不久出台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
教育扶贫既是手段也是目标,通过扶志、扶智,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观念,可以提升其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效果。当前,教育脱贫精准政策面临新形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三农”工作队伍、推动人才下乡,为拓展教育脱贫空间提供了机遇。但是,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是“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特殊贫困群众,如期实现保障义务教育脱贫目标难度较大。
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面临不少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脱贫与整体脱贫工作联系不足。脱贫信息共享、项目协同不够,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散布在发改、教育、社保、文化、农业等部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机制不清晰,县乡村三级联动不够,“最后一公里”缺乏路径;深度贫困地区教师队伍难以满足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老师工作量大、流动不畅、培训机会少、发展环境差;家校、社区合力不足,贫困家庭参与教育的主动性低、能力弱、态度消极,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比较落后等。
破解教育扶贫工作的难题,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要加强教育脱贫与整体脱贫攻坚工作的联系。要增进部门间协同,增进发展改革、扶贫、人社等部门间教育脱贫数据、项目、资源共享,脱贫政策执行、效果评估的协同。同时,还要增进教育系统内部协同,依托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重点瞄准建档立卡户中的学龄人口,增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留守/流动儿童政策项目间协同。开展非学龄人口教育贫困摸底调查,完善符合深度贫困地区需要的灵活、动态、弹性非学校教育服务供给。
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还要加强教育脱贫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机制建设。一方面,优化教育脱贫投入方向和结构,逐步向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确保贫困地区一个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一市重点办好一所非营利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将学习效果和资格证书、薪酬标准等挂钩;另一方面,加强县域层次资源的横向统筹。设立“一把手”负责的县级人力资源开发协调组织机构,整合各类脱贫资源。中等职业生均公共财政补贴实现省域统筹、县级负责。此外,还要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政策执行能力,通过专题研讨、会议培训、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提升政策瞄准能力。
推进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也很关键。要对贫困地区教师情况进行精准摸底,建立灵活多源的教师增量机制。通过特岗教师计划优先招录爱教育、爱农村、爱农民,具备教师资格要求的农村学生。采取政府购买、保障待遇等措施,招聘优秀退休教师。还要建立和完善教师退出补偿、安置制度,形成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加强教师职后轮训机制的县级统筹。此外,还可以遴选、培训一批教育脱贫教师,组成公益团队,长短期结合开展教育脱贫活动。
推进教育扶贫,还要以学校为基地,提升社区与家庭力量教育脱贫合力。一是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合力开展教育的工作机制。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班主任等为主体,联合家长代表、学校所在地的社会威望人士、驻村干部、支教大学生和其他志愿者,协同开展教育脱贫活动。二是加强家校联系,将学校建设成为贫困舆情调查站、思想库、发动机和乡村文化中心。开展优秀家长、学生现身说法,转变贫困家庭教育理念。三是开展教师家校工作量统计和补贴奖励。
当前形势下,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还要运用公益扶贫、互联网+扶贫等形式,引导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精准投入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实施国家、省、县三级“贫困地区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二是以政府购买等形式,鼓励公益组织开展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服务需求调查与问题诊断。三是灵活运用传统与互联网+手段,建设跨学校、跨区域的网络研修共同体。
(薛二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周秀平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30日第2版版名:中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