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历低下造成家庭贫困,家庭贫困造成儿童学力低下,如此恶性循环形成“学力落差、健康落差、经验落差、希望落差”——这就是贫困儿童的真实写照。那么,儿童的贫困问题,尤其是贫困的连锁,是基于怎样的结构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关键点是“社会惯性”(Social Inheritance,或译“社会惰性”)的概念。根据哈佛大学安德森(G.E.Andersen)教授的解释,“社会惯性同经济收入同样甚至更加重要。”“只要社会惯性的不平等不能消解,机会的不平等就会激化。”家长对子女将来所必需的自立能力是以种种方式传递的。从本质上说,所谓“社会惯性”是指自立的传递行为。家长传递给子女的惯性(惰性)因素包括:给子女的资金、给子女的时间、同周边亲戚的关系、父母的生活习惯、家长的价值观等。当然,“社会惯性”的承担者也有不是家长的,而是亲戚或近邻的成人、学校教师与社会机构的职员等。
儿童通过因袭“社会惯性”,或者得到适切的扶助,或者以某种扭曲的方式持续。儿童生长的家庭环境良好与否,可能产生不同的“社会惯性”。比如,贫困家庭子女目睹家长缺失正规的职业、没有规则的生活甚至游手好闲,或许会给儿童的职业观带来消极影响,这是负面的“社会惯性”。家庭贫困→学力低下→学历低下→家庭愈益贫困,造成恶性循环的连锁。这样,以贫困为背景,“社会惯性”一旦扭曲,儿童就可能难以掌握正面的自立能力,导致贫困的连锁。另一方面,扭曲的“社会惯性”,借助可信赖的第三者可以得到修补”,从而斩断贫困的连锁。不同于财产的继承,“社会惯性”不限于一次,可以借助适当的支援,提升儿童自立能力。我国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从减轻社会惯性的不利因素出发,要防止贫困在世代间的连锁,当务之急是采取除发放现金之外的社会服务举措。
“社会惯性”既然是一种“‘自立能力’的传递行为”,那自立能力有哪些要素呢?根据日本的研究,自立的要素包括社会交际能力、思考·判断·表达力、知识与技能、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与方略、生活习惯等。
自立的第一要素是助学金。一提起金钱,人们往往立刻会联想到经济的贫困,亦即“穷困潦倒”。没有钱,样样会受到制约。受调查的少年,因为没有钱染发去偷窃,被收入少年院,改变了整个人生。可是,有了钱能否自我约束?也未必。日本有个志愿者问一个社会低保家庭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回答是“去办公室,领取工资,不干活就行”。显然,这名儿童目睹家长能够领取政府的补助金才做这种回答。助学金是构成自立的重要要素。但是,助学金不可能斩断贫困的连锁、促进自立能力的培育。
自立能力的第二要素是学力。今日时代可以说是一个“学力社会”。学力是决定未来收入的重大要素。家庭的经济状况导致教育的落差是屡见不鲜的。贫困家庭的文化资源匮乏,导致儿童种种经验积累的困难与缺失。即便是家庭环境优越的儿童,能力是否能够得到发展,也是一个问题。
自立能力的第三个要素是除认知能力之外的“非认知能力”。所谓“非认知能力”不是语文、数学、科学、社会之类的认知能力,而是指积极性、自制力、忍耐力、交际力等认知能力之外的能力。
贫困的连锁会断绝儿童未来的选择可能,沦为低学力与低学历。这种状况很容易产生失业的结果,唯有教育才能斩断这种连锁。教育落差的纠正是消解贫困的关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达克沃斯(A. Duckworth)说:“在种种的状况中,某个特征会左右着巨大的成功。但这不是社会知性。既不是体貌特征,也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智商,而是坚毅的精神。”“只有天赋是不够的,你必须具备坚毅的精神。坚毅是激情与毅力的集合。这种精神的韧性能够帮助你扫清面对的障碍。”培养这种坚毅精神的条件是:一要有充满激情的兴趣,二要有年复一年的训练,三要有矢志不渝的目标,四要有不脱离实际的希望。
助学金、学力、非认知能力——是贫困儿童自立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在这些有助于儿童自立的社会惯性不足或者扭曲的场合,第三者的积极干预会对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贫困儿童的自立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20日第5版版名:校长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