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新生代农民工0(或80后、90后农民工)的讨论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而作为农民工子女的进城流动儿童和在乡留守儿童,正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后备军。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对于今后几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从儿童权利角度看,则这个群体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在乡的,都处于多种不利的结构之中,面临着教育、心理、健康等诸多的问题。比较流动儿童,在乡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中一方)不在身边,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多。应该说,政府、研究者和媒体给予了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关注,各种调查逐渐揭示了这个群体各个层面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早期一些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有某种夸大留守儿童自身问题、并且将这些不良问题归咎于父母责任的倾向。由此可能造成对留守儿童在认识上的误导,影响各种干预行动和有关政策的思路。本研究致力于寻找、辨析留守儿童存在的真实问题。文章分两条线索:一是对已有研究的再研究,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0,经过筛选,查阅来自期刊论文中影响较大、且方法比较规范的文献,作重点解读,从中提炼出现有研究中能够反映留守儿童真实问题的主要结论;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和参与的调查,¹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延伸的分析。最终勾勒出农民工子女问题被认识、被问题化的背景和脉络,并从结构和资源的角度,提出留守儿童的边缘化,是由农民工/拆分式再生产0的模式,农村社会的解体,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等诸种不利的制度结构交织而成,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它加剧了其他不利结构造成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