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高端论坛”于5月23-24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今年是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嘉宾们围绕“农村教育 发展的新常态与新使命”的主题,进行了演讲和讨论。搜狐教育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演讲的核心观点:
中国进入一个后普及教育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都初步实现了,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提高质量。农村乡镇以下的学校和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最底部、最困难、最薄弱的部分,所以教育发展要向农村倾斜,向乡镇以下倾斜。
城镇化不可能替代农村教育,正像城市不可能取代农村一个道理,非常简单的道理。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都有最自然的农村,也都有农村教育,甚至小规模的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学校。
应对城市化对教育的挑战,是一个真命题。我们要面对和解决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情况下怎么来向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因为过去在我们户籍制度下,他是按户籍制人口提供服务的,但在目前大规模流动的农村、流动的中国,我们原有的制度安排都是不合适的,尤其是这个大规模的流动造成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就是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和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
大规模人口流动造成的新情况、新问题,我认为有三类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城镇地区的大班额学校、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这三类学校没有一个简单有效、一抓就灵的办法。解决的思路,一个是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城镇倾斜,办更多的学校。第二是通过强基固本改善农村学校,致使进城的农民学生大规模的回流,解决大班额的问题。
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些新特点和趋势,我个人认为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认识小班小校的价值。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小学,据我所知德国的校均规模180人。所以要充分认识小班小校的价值。第二个,认识教育的生活化,或者是叫推进生活教育。农村教育今天应该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升学的需要、城市化的需要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一种跟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为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的教育。第三个,是学校社区化,使家长能够自觉参与,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城市学校都是这样,都要社区化,都要有广泛的参与。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民为本应当真正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常态。中国教育的根基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让我们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