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授 邬志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学术界对教育现代化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全面监测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然而,指标是无法回答现代化的教育如何作用于人、现代化的人又如何作用于社会这一机理的,所以我们必须回过头来研究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作用关系这一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教育对人的现代化起决定作用吗?许多人相信,教育对人的现代化起决定作用。然而,1966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出版的《教育机会均等》一文却认为,学校对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影响。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也认为,对于一个人的现代化来说,教育是一个重要性被夸大了的因素,是生活经验促使人们转向现代化,是那些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以及它们的影响,才能够作为个人现代性的真正动因。如果这两位社会学家的实证研究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家庭和社会环境都“缺少现代元素”的农村来说,是否能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把农村学校撤并,让农村孩子进城上学并过上城市生活,是否就能实现农村人的现代化?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问题。
其次,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现代化的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对这个问题已有研究。上世纪初叶,美国正在经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现代转型。杜威理想中的现代化社会是民主社会。起初他认为可以直接通过社会制度变革来实现民主主义,然而,当他直面传统社会的时候却发现,当时社会的专制权威十分顽固,改造儿童似乎要比改造成人容易,如果年轻一代学会了民主,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逐渐变得民主。可是,当他走进学校时又发现,这里同样是专制横行,教师是权威,书本是权威,课堂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他提出现代化的教育必须跟生活、社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杜威会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道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更应注重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最后,如何才能实现人对社会的现代化改造?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可以变得更现代、更美好,源于人类对社会的改造能力。但是,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学校成功”和“社会成功”往往不具有一致性。学校教育培养的人,大多是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而不是改造这个社会的人,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人类的许多创造力是大自然赋予的,然而今天的农村许多孩子却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人类的许多社会改造能力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而我们今天的农村孩子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课程选择,重新塑造学校与自然、学校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实现农村人对社会现代化改造的根本前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功能来说,所培养的人并不仅仅只服务于社会,最重要的还是要着眼于个体的幸福生活。人的现代化不只是工具,更是目的,个人幸福取向和社会改造取向,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的现代化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