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高端论坛”于5月23-24日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今 年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周年。嘉宾们围绕“农村 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与新使命”的主题,进行了演讲和讨论。搜狐教育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网络媒体支持,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万明钢演讲的核心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可以说,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即“能上学”和“都上学”。
民族大学的本科生文理科专业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文多理少。比如某民族大学理工科学生人数占18%,另一所民族大学理工科人数占39%。而2013年全国1400多万在校本科生中理工科学生要占到67.62%。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失衡现象是民族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一个结果。
中国的农村教育和民族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建国以来,应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建构了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要有计划地逐步构建融合、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这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