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部分,明确提出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此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也将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放在首位。
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神经末梢”,也是打通“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进程中,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面临哪些亟待破解的难题?该如何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学生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兜住底线,改善民生
“把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教育的关心与重视,表明了振兴乡村教育的态度和决心,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关键与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表示。
公平是教育的基准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而带来的大量学龄儿童向城镇流动,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一起,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使命。
“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需要。”在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看来,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既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又能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还可以稳定农村生源,减少农村学生向城镇的非理性流动,减轻城镇学校的就学压力。
从历史发展来看,乡镇寄宿制学校在服务农村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兜底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认为,乡镇寄宿制学校大多面向留守儿童,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也为控辍保学、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贺颖春所在的肃南县,就从高标准优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尝到了甜头。肃南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域狭长,群众居住分散,有裕固、汉、藏、蒙古等20个民族。该县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小集镇建设和牧民集中定居等工作,从实际出发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农牧区集中办学的路子。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乡镇寄宿制学校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李和平认为,目前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建设,及时解决寄宿制学校在规划布局、经费投入、建设运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2019年开展的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贫困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取暖情况仍不乐观。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鹏表示,去年在省级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甘肃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两类学校建设,并把农村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取暖问题列为202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首。
“今年我们还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取暖问题跟踪调研,加快解决煤电取暖安全隐患以及部分学校用暖水袋取暖的问题。”范鹏说,经过去年的执法检查,绝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取暖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解决得不平衡,仍需要继续跟进。
“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校舍用地划拨,大多数学校土地缺乏储备用地,很难新建校舍。而且,学校选址是有诸多要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平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李灵希望小学校长李灵说。
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无疑面临较大投入。一些乡镇前期缺乏相关规划,后期在土地征用、安置赔偿、修建等方面便会带来很大的财政投入压力。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要发挥中央财政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合理运用财政赤字和特别国债,启动新一轮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李和平说。
支月英认为,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很大,但项目和资金投入到各个层面,基层难以集中财力对一所学校进行彻底维修改造。“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支持力度,应该把项目资金集中起来,同时,在安排生均公用经费方面,要对乡镇寄宿制学校予以倾斜。”支月英说。
补齐短板,提升质量
“寄宿制”三字背后,牵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短板,都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贺颖春注意到,由于缺少工勤编制和资金,相当一部分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管理人员,依靠临退休老教师和社会招聘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存在管理能力不足问题。
针对乡镇寄宿制学校面临的管理难题,贺颖春建议,建立宿舍管理人员招聘资格认证制度,通过提高社会招聘宿舍管理人员要求,使具备一定的学历和教育管理素质的人员进入宿管队伍。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展培训渠道,提升宿管人员的综合素养。也可以尝试招募志愿者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和组织管理。
“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目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王绚认为,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也会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王绚认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好老师留下来。她建议,完善乡村寄宿制学校保障体系,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科学评价乡村学校教师,把教师从照顾学生生活和保障学生安全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让他们静下心考虑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短城乡学校课堂的“软差距”。
“问题的关键还是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张敏希望有更多的红利和实惠,多为相对落后地区培养、输送人才,让更多优秀教师心甘情愿地扎根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