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教育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春节前夕,从城市回到老家的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村民赖贵生被女儿拉着,来到齐溪镇中心小学,看看女儿学校新貌。 尽管已经放假,但校长吴章德还在学校值班。看到赖贵生父女来了,他出来迎接,并带着他们参观。
位于山坡上的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设施齐全,书法室、读书吧、乒乓球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在后山,可见一大片桂花林,吴章德介绍,这是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有20多亩,还种有竹子、茶树、兰花。“基地里有一株浙江楠,是2019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种下的,以勉励乡村学子茁壮成长,努力成才。”
“爸爸,学校真的比照片上看起来还好。”女儿对赖贵生说。
几十年前,赖贵生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他印象中的学校还是黄泥土操场,杂草丛生,坑坑洼洼,一到雨季,学生就叫苦连天。看着眼前现代化的学校,赖贵生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
看到赖贵生的反应,吴章德来了兴致:“更大变化还是教学质量。”
原来,由于软硬件限制,2015年至2017年,学校学生数还在以每年20人左右流失。老教师倦怠,青年教师心不在此,学校靠着零散的支教模式,勉强支撑着教学。吴章德就是城里来的支教教师之一。“一两堂课改变不了乡村学校的面貌,等支教教师回去,村小又被打回原形。”吴章德开始琢磨,怎样才能真正改变村小的生态。
吴章德有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从省技术中心引进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把村小从齐溪镇的村小变成和大城市学校零距离的村小。
说干就干。吴章德利用信息技术,在偏远乡村打造出一个智慧校园,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硬件与软件比翼齐飞,教学与教研同步开展,校内与校外零时距离,共性与个性完美兼容。学生可以网络选学、在线答疑,再也不担心没有“书”读。每一个宿舍门口都安装了视频联络系统,隔着千山万水,学生也能找到在另一头的家人。缺少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也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与城市学校开展同步课堂,与城里优质学校开展网络研修,把城里的资源信手“拿来”。
“互联网+教育”很快就让村小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对学校的变化也是赞不绝口。2019年,齐溪镇中心小学有18名学生“回流”,并成为浙江省的样板学校,在全省打响了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