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5月23日讯(记者 宋伟涛 李凌)为了充分展示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成果,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的2015年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今天在青岛举行。论坛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为主题,展开了探讨。
在论坛现场,记者看到了火爆的场面。“校长论坛原本计划1500名校长、教育局长报名参加,结果今天竟然吸引了近3000名教育人士,会场爆满,我们不得不限制人流量。”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论坛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展开深度讨论,集中推出10个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既有城市学校打造的智慧校园,也有农村学校的信息化“逆袭”;既包含翻转课堂等热门话题,也涉及综合素质在线评价等前沿探索,充分展示和共同研讨互联网技术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深刻变革。
“优质教育如何跨越千山万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学校长郭立国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让一所乡村校实现“逆袭”。
据郭立国介绍,武龙中学原本是一所农村薄弱校。校舍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师多为民师转正或接班的,没有一个本科毕业生,且平均年龄47岁以上。全校8个班,仅有200多名学生,还在不断外流,学校面临生存困境。
“教育等不起,孩子们等不起!”为了让学校走出困境,郭立国土法上马,创建乡村简易数字校园,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弥补城乡差距,探索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新思路。经过3年努力,武龙中学有了发达的网络环境,多媒体和简易录播系统配备所有教室,教师备课人人有电脑,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常态化,学习环境数字化,校园管理智能化,老教师也能上电子书包课,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数字终端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生源也出现了回流。
“教育信息化让学校绝处逢生,实现了跨越。”郭立国深有感触地说。
“传统教学模式如何改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校长、局长,站在教育的云端,共谋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看未来教育模式如何变革。
“一间屋子一块板,一张桌前站一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开嘴说一天”的“古老”教学方式,如今在边远地区学校也正在逐渐得到改变。
据山东省昌乐一中校长黄发国介绍,截至2014年9月,该校已在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146个教学班的所有学科中,常态化实施翻转课堂。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心小学首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在线评价系统”,通过网站平台、ITV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学校、家庭实时交流,家长们登录自己的账号,就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校长彭戈菲说:“只有让教育也站在信息化的风口,学生才能乘风飞翔。”
一上午,全国10所学校校长讲述了他们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刻改变学校面貌的精彩故事,引发了参会校长、局长的强烈共鸣。
“参加这次论坛,身在其中触动很大、感受很多,让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深度融合是我们进一步要做的。”青岛市宜阳路小学校长孙瑜对此次论坛感触颇深。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24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