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论坛圆满召开

2025年7月5-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东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绵阳师范学院乡村教育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论坛在西南财经大学圆满召开,本论坛的共同负责人是李涛、邬志辉、李春玲、李玲、杨九诠和秦卫波。

本次论坛共设有八个中心议题,分别“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路与知识谱系”“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与专业发展”“县域城乡教育融合与县中振兴”“乡土文化创新与教育实践”“乡村教育数字化的变迁与积极行动”“农村学校布局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流动”“教育促进乡村发展的在地实践”。
论坛首先由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智库副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李春玲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各单元板块分别由东北师范大学李涛教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王晓主任、四川师范大学刘秀峰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吴炜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胡鹏辉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霍翠芳副教授、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新湖小学王环宇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常亚慧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杨川副教授、绵阳师范学院王正惠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常亚慧教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王晓主任、绵阳师范学院林群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刘秀峰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汤美娟教授、绵阳师范学院王正惠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石唐森一副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任义科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杨川副教授等专家担任单元评议。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就农村教育多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一是紧密聚焦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百年历史进路,就如何全面科学解释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知识谱系这一学术议题展开深刻讨论;二是重点关注乡村教育现实社会问题,特别是围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县域教育城乡融合、县中振兴、乡土文化与教育实践、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变革、农村学校布局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农村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在地化教育教学等议题,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共同展开深度对话。论坛最后由《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王晓主任和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涛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
本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100余篇,遴选并邀请了34篇论文作者进行现场报告。共有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23家高校或科研机构的57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研讨。与会者既有领域资深学者,也有青年学术新锐,还包括长期深耕一线的乡村教师,充分体现农村教育研究团队的多元组成特征与广泛参与性。
撰稿人:黄嘉欣、刘子漪、李涛
初审:凡勇昆
复审:吴晓庆
终审:秦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