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4项成果荣获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正式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我院4项成果获奖,再创佳绩。今后我院将继续扎根中国农村大地,做好农村教育研究。
获奖成果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青年奖2项,具体名单及成果简介如下:
邬志辉教授的著作聚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与发展”,著作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其产生的深刻变化。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关系从“非均衡”到“一体化”的战略转变,教育管理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等。研究基于详实的数据与政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描绘了中国农村教育的总体变化、办学方向、体系结构改革等发展变迁情况,是了解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特点、判断未来农村教育发展方位的重要参考文献。
秦玉友教授的著作聚焦“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著作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布局调整”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历程和特点分析;二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果调查和评估;三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评价标准探究;四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评价与改进研究。研究基于10余年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为新形势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凡勇昆教授的著作聚焦“引起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落差现象的体制机制根源”的学术问题。针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经历的困难和矛盾,研究认为外在的制度只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但造成城乡分离的核心机理却是制度中城优乡劣的文化认知。研究破解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迷局的密码,提高了理论创新对时代问题的学术解释力,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涛教授的论文聚焦“农村校舍闲置破解”问题。研究指出,农村校舍闲置的根源是学龄人口数降低、人口向城性流动激增、村镇与乡校布局调整、教育内在变革等;研究基于产权和综合利用价值建立理解农村闲置校舍问题的“四象限分类框架”,明确闲置校舍土地和建筑物的法理确权思路;采取“登记优先法”和“申报优先法”分类推进产权确认工作,形成基于社会功能、地理位置和综合利用价值分类的顺序利用策略。研究有效化解增多且问题形态日益严峻复杂的农村校舍闲置难题,为农村校舍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