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2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研究院举办、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和《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编辑部协办的“乡村学校变革性教育实践的国际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领导关丰富主持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邬志辉发表致辞。邬志辉教授首先回顾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建校史,从“新型的东北大学”走到长白山之路,展现了东北师范大学波澜壮阔的特色办学之路。其次又对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研究特色做出了总结。他指出,中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变革的过程当中,研究者必须深入一线才能了解农村和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因此研究院秉持“在田野中探讨学术,在实践中研究教育”的理念,长期开展田野调查,建成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最后阐明了本次会议的意义。他强调,基础教育是基点和生命线。当前乡村学校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格局性的巨大变化,学者们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扎根中国大地、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本土学校变革性实践的中国之路。邬志辉教授预祝本次学术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并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致以真切的问候。
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来自北京、上海、重庆、辽宁、陕西、安徽等地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汇报;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的斯坦福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国外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分享。
会议从宏观、中观、微观对乡村学校发展进行了探索,宏观主题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发展生态”“日本的‘偏僻地教育’与包容性”“俄罗斯乡村中学发展史”等。中观主题有“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组织变革”“人口减少省份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田野调查”“学校功能与服务改进”等。微观主题有聚焦教师的,如“偏远地区教师的留任意愿”“以教育家精神提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跨校知识共享”等;有聚焦课程与教学的,如“乡村学校的课程价值”“农村学校教学组织模式”“乡村OOF教学”等;有聚焦具体学科与发展阶段的,如“数学读写概念”和“0—3岁儿童发展”等。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秦玉友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为期两天的大会,共有大会报告26个、分论坛报告39个,会议围绕“乡村学校变革性教育实践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收到了预期成果。本次大会有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研究类型非常丰富。会议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博士生、硕士生学术新锐。两天的大会交流富有成效。大会的最后,秦玉友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参会各位师生和全体会务人员依次表示感谢。大会圆满结束。
本次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聚焦“乡村学校的变革性实践”,既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也注重本土实践探索;既有理论与思想上的激荡碰撞,也有实践与经验中的闪耀光芒。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为中国农村教育变革性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