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2012年12月27日下午,农村教育研究所承担的首批唯一教育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建设资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1》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友、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政策处处长高学贵、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袁桂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叶子,我校副校长柳海民教授、校长助理兼社科处处长刘建军教授、教育学部部长于伟教授、教育学部副部长吕立杰教授等专家出席了发 布会,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该发布会是教育学部成立以来的首次大型学术成果新闻发布会,获得了教育学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学部部长于伟教授、副部长吕立杰教授亲临会场。 发布会由教育学部部长于伟教授主持。于伟教授介绍了与会嘉宾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副校长柳海民教授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记者、教育部领导以及各位专家学者致欢迎词,并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特色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教育研究所的发展并希望农村教育研究所的学术研究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为国家、教育部提供更有分量的咨询报告,多出有水平的学术成果、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此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叶子女士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次报告的发布和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由衷的祝贺。 课题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教育所所长邬志辉教授详细介绍了发展报告的时代背景、思路、过程与呈现方式,对发展报告的研究结论、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进行了发布。邬志辉教授还回答各大媒体的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就异地高考的突破思路和解决方案问题向邬志辉教授提问。邬教授认为,异地高考牵扯多方利益,各地对过低门槛的政策选择会不会引发大规模的高考为目的的移民潮、对于如何剥离高考移民和异地高考等诸多方面还不甚清楚,目前还缺少这样的实证研究,所以很多地方政府也不敢轻易的做出一步到位的政策解决方案。实际上,在中国,无论是城市改革发展道路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道路的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既是现实,也是一种较好的政策选择,渐进探索可能是中国教育改革稳步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所以,对于异地高考还不能过于着急,慢慢来,时间会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如果我们着急的拿出一些不成熟的方案,恐怕会引发更多的新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记者就《规划纲要》颁布前后农村教育的变化问题向邬志辉教授提问,邬教授进行了回应。邬志辉教授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在全国已经建立了6个持续跟踪观测点,分别是贵州、宁夏、山东、辽宁、吉林和内蒙古,再加上农村教育研究所原来已经建立起来的调研点,利用这些调研点持续跟踪《教育规划纲要》前后的变化情况。由于《教育规划纲要》才颁布实施一年多,我们虽然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但还要持续跟踪,在2012的报告中,你们会看到我们运用自己的调研数据进行前后对比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就学前教育专题调研报告的数据来源及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向邬志辉教授提问。邬教授说,我们东北师范大学招生来自全国,我们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都要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项目,由我们农村教育研究所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调查,这种调查方式获得的数据可能相对会更准确一些。邬教授还提出,在孩子家乡办园对快速提高农村学前的入园率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幼儿园离他的家乡很远的话,入园率就可能下降,所以,就近入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青年报》记者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提问。邬志辉教授认为,教师队伍是一支关键的力量,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非常重要。2012年,农村教育研究所受教育部新组建的教师工作司的委托做了3个委托课题的研究:一个是“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研究”,最近财政部准备以对地方政府奖励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给予财政支持,预计拿出近80亿元来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能做到乡镇的教师每人每月能增加400元,村小教师每人每月增加600元,教学点教师预计每人每月能增加到800元。二是“城乡统一教师编制标准政策研究”,我们根据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日益增多的情况,提出了除了按照“生师比”来计算教师编制数外,对小规模学校按“班师比”来计算教师编制,这对农村学校配足配齐教师、开足开齐课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是“农村教师奖励计划研究”,教育部已经拟定每五年奖励100名对农村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每人奖励20万元。我们给提出的意见是奖励周期要再缩短,可定为三年;奖励额度可适当减少,比如每人奖励10万元,奖励面要扩大,比如由原来的每年100人扩大到每年200人。通过对那些长期在农村从教的教师给予奖励来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断吸引更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去任教。 郭振友、张新洲、杨东平、袁桂林、陆世德等农村教育专家进行了点评,对发展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郭振友副会长希望这种全景式扫描的报告每年出一本,变成固定的模式,这样我们每年一个报告,等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我们在回头看看,从11年到2020年再比较,这非常有价值。他感谢东北师大各位校长、各位教授、各位研究生所做的非常有价值的工作,相信这项工作对我们农村教育的改善和提升质量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认为这个报告让他很受感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作为教育部哲学社科系列发展报告的首批立项,也作为第一本教育的发展报告,代表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并且也说明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也是25年来我们东北师大对农村教育研究人的肯定,并向从事农村教育研究专家学者表示感谢。 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表示很高兴来参加这个发布会,因为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是非常著名的农村教育研究的重阵,今天才知道已经在这里坚持了二十五年,我们在2000年以后就经常看到他们发表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他很关心农村教育问题的报告,作为教育部的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研究所开始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作为一系列的年度报告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新起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的袁桂林教授认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对我们国家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给予支持研究,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这么多年来,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坚持研究农村教育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这本报告是一个具体的例证。 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提出,报告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一体化地展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对决策层,还是对农村教育一线工作者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充分肯定了农村教育研究所这种立足于农村大调查,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对农村教育研究所取得了这种高质量的成系列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对媒体、各位专家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于伟教授宣布会议结束。 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传真:(0431)85684171
E-mail:rire@nen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