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刘益春校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来到我所就城乡教师交流等问题进行调研,我所邬志辉教授、李伯玲教授、秦玉友教授以及全体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座谈。
刘校长首先听取了所长邬志辉教授关于城乡教师交流在边缘艰苦地区的等级划分、积分制制度、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相结合、实施教师周转房制度等立体化综合治理举措,随后李伯玲教授、秦玉友教授以及其它年轻教师均从不同视角对城乡教师交流畅所欲言。汇报之后,刘校长对于我所教师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所在城乡教师交流领域研究的丰富性和深入性都体现了一支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研究队伍的学术水平。
刘校长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城乡教师交流的看法。首先,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在教师队伍,没有一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保障农村教育的持续进步,因此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是推动城乡教育均衡的关键。其次,城乡教师交流受到多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使用方程的思维来表达城乡教师交流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第三,城乡教师的小区域交流是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一个现实选择。在小区域范围内,教师住房、交通以及其它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得以消解,让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专注于工作。第四,城乡教师交流切记不要误入“削峰填谷”发展道路。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可以借助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帮扶农村学校,但是我们的目的绝非为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削弱城市学校的优质资源。
最后,刘益春校长感谢农村教育研究所一直以来对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所作的贡献,希望大家团结协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学校迅速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