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政策处高学贵处长于2014年4月27日下午三点在田家炳楼四楼会议室作了《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报告。农村教育研究所的广大师生聆听了此报告。
报告开始,高处长结合央视纪录片《毛泽东》、十八大报告等中央精神,以及当前关于毛主席的相关评论,提出关键性问题:我们应怎样评价毛主席。高处长认为,我们不应基于个人,而应基于历史来看待和评价毛主席。
整个报告分五大部分内容。一、毛主席的历史功绩。高处长指出毛主席的历史功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缔造者,红军和解放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始人。二、毛主席家族与中国革命运动。高处长概要地梳理了一下毛主席家族的历史、成员及毛主席的婚姻史,并指出毛主席家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三、毛主席人生的“几起几落”。四、毛主席的诗词。高处长说毛主席的诗词既贴近实际,但又高于实际,其用词极具技巧,其感情极具感染力,并结合中国诗歌发展史,认为毛主席的诗词前可比及李白,但后难有来者。四、怎样评价毛主席。高处长认为,评价毛主席应慎重。综合而言应从三大角度来评价:阶级立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
报告最后,与会师生就怎样评价毛主席的相关问题与高处长进行了讨论。